插电式混动汽车引非议 未来命运是沉是浮?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中字

  在环保理念越发受到人们重视,低碳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因具备节能环保的优势开始走进万千百姓家。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5%,其中纯电动车销量增长了166%,插电混动车增长91%。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插电式混动车销量将达135万辆,到2025年销量将达270万辆。

  从市场份额上看,插电式混动车虽然与纯电动车发展差距较大,但其增长趋势亦十分明显。插电式混动车具备纯电动车的优点,又不用时时面对“里程焦虑”。所以,其近年来益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引起了众多车企的关注及研发,甚至已有品牌把插电式混动车定位为未来的主流车型。但在产业向好的背景下,因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等因素,插电混动车也引来了不少的非议。

  产业遭尴尬 优点与缺失并存

  插电式混动车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外部充电、可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动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

  相比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车有效解决了续航里程问题,并将传统动力系统与纯电动动力系统结合一起,不仅弥补了各自的劣势,同还将双方的优势最大化。因此,有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插电式混动车更适合我国当下的国情发展。不过该方案也遭到了人们的种种质疑。

  电池技术缺失 整车成本高

  插电式混动车主要以电动机和小内燃机作为混合动力输出,如不需远行,只需使用电池电力就足以提供动力;远行时,可启用小内燃机一边提供动力一边为电池充电,增加续驶里程。

  但由于插电式混动车要求配装的电池储备电的能力增强、电机功率增加,因此,电池组能量是原来普通油电混动车的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这样不但车的重量增加,成本也会相应大幅升高;与此同时,电池组能量的增加,还会使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下降。从技术开发上讲,其难度比单纯开发一辆纯电动汽车或者一辆普通混动车都要高,这就要求车企在制造过程中,需提供更多的技术力量。

  “电”与“车”通讯不衔接 充电问题仍未解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电网晚上低谷电可以满足1.48亿辆插电式混动车的充电需求,占美国现有2.2亿车辆的67%。但从供电方来看,要保证在晚上最佳充电时间充电,需要有电网与车辆之间的通讯连接,以便控制充电时间和分配必要的功率。

  但中国电网的低谷电力使用情况,各个不同供电区域能支持多少辆插电式混动车充电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居民没有独立汽车库的情况下,更需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充电方案。

  系统结构复杂 整车系统技术水平低下

  插电混动车绝非是简单的燃油动力和电机的叠加组合,它需要有自动变速离合器、先进的电控和高端的混动管理系统作为支持,没有技术积累的厂商难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来。

  另外,根据结构不同,插电混动车可分成三类,各个厂商会制造不同类型的插电混动车。其中,增程型插电混动车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造成了这部分功率的浪费,而发动机和发电机带来的重量并不减少,所以在高速路况下,油耗反而偏高。因此,不同的车型都将要求厂商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弥补当前的不足。

  市场前景可期 技术难题需破解

  虽然插电式混动车综合了传统汽车与纯电汽车的优势,但其发展速度慢、推广范围小、车型选择少,而影响其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车企的研发力度小、技术水平不成熟。因此,要想插电式混动车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方向,必须先提高技术水准。

  为了更好且深入了解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2016年10月26日上午10:00-11:00,OFweek新能源汽车网将开展一场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研发及大数据应用”为主题的在线研讨会,会议将邀请上海交大教授/汽车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杨林作为主讲老师。

  本次会议将对插电式混动车技术现状、趋势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种新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以有效解决现有同类系统在性能与可靠性等方面的固有问题,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纯电驱动续驶里程。

  此外,会议还将研究面向车辆实际道路应用中的工况自适应控制方法,电池系统管理方法和高压电安全控制方法,并探讨大数据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问题,为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况自适应控制建立新的模型与控制策略。

  本次报告内容丰富、研究系统深入,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欢迎行业人士报名参加(点击图片即可抢先报名)!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